“我几年都不会感冒一次的,就算发热,第二天就好了。”
在医疗系统工作多年的老杨(化名)对自己的身体充满自信。
老杨身高一米七左右,体型偏瘦,虽年过半百,但风采不减当年,
“我就干医疗这行的嘛,所以比较注重健康。”
可就算是内行人,也是拦不住要生病的。
老杨的flag倒了。
4月10日,在上海出差时,老杨就觉得不舒服,
“酒店里的中央空调不受控,盖多了又热、盖少了又冷,总是睡不好。”
于是凌晨时分,他跑出去挂急诊,早上7点才回来,折腾了一整晚,但甲乙流却都是阴性,
“没办法,只好先吃退烧药。”
体温虽然有降下来一阵,但药效一过,该难受还是难受。
好不容易“熬”到出差结束,老杨立马回了深圳,还去医院输了抗生素,以为在家终于能好好休息,可没想到,症状依旧。
这一次,老杨住院了。
从血常规到CT再到核磁共振,甚至连登革热抗原,该查的都查了,检查单足足写了两页纸。
但结果却是:未检出。
看着检测齐全但“什么又没检出”的报告,老杨陷入了沉思。
这时他突然想到手机上刷到“深圳疾控”的黑热病推文,有种技术能快速筛查病原体。
事不宜迟,医院立刻给他安排了采样——血液、鼻咽拭子、口腔黏膜、牙龈,连假牙也没放过!一并送到了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测所的实验室,实验室马上采用最新研发的tNGS靶向测序技术,对样本进行了快速多重病原体检测。
20日上午,结果传来,“真凶”是——恙虫病东方体!
与此同时,医院之前给老杨开的多西环素疗效显著,正好印证了他所患的疾病正是恙虫病!没两天,老杨就顺利出院了。
半个月辗转4地
2次户外活动存风险
▼
但老杨仍旧百思不得其解:我到底咋招惹上这虫子的?
此时,他接到福田疾控的流调电话,他这才好好回忆起大半个月前的活动轨迹:
“4月1号在湛江老家拜山,8号先去了杭州,10号在上海,后面就回了深圳。”
聊到最后,他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,指了指自己脚上穿的网眼运动鞋,说道:
“在老家拜山的时候,我穿的也是这双鞋,期间感觉脚背有点痛。当时觉得是不是脚出汗、真菌感染之类的,就没有脱鞋检查。”
在杭州期间,他还去过一次湿地公园,走到草地里面去拍了张照。
流调员表示,按照恙虫病四到十几天的潜伏期来看,他在湛江和杭州都存在感染的可能性。
“我也不喜欢爬山,也不经常坐草地,只是走水泥路。没想到还是大意了。”
01
这种小虫子,肉眼难捕捉
专咬“隐秘”部位
恙螨,属于一种螨虫,又称为沙螨、沙虱、恙虫。恙虫病的传播媒介就是恙螨。
我们平日里看到的“恙虫写真”都是张牙舞爪、面目狰狞的,实际上这货超级袖珍,还不到1毫米。
恙螨喜欢叮咬人体隐秘的潮湿部位,例如腋下、腰部、腹股沟、会阴等处。虫口不疼不痒难被发现。
02
一生只咬一次
严重可致人死亡
恙虫病的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,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,常居住在鼠类身上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不是恙虫病吗?怎么又扯上了老鼠?
恙虫一生只在幼虫期叮咬一次,要么咬宿主动物(鼠),要么“咬人”。而咬人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:
① 被“健康”恙虫咬
被不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虫叮咬之后,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,例如被咬部位的皮肤有皮疹、皮炎等,通过消炎、止痒等即可治愈。
② 被“不健康”恙虫咬
被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虫叮咬之后,病人会患上恙虫病。出现下面的症状:
发热
恙虫病感染后,发病特征跟普通的发烧感冒非常相似,不少人就没能引起重视,把这个病当成普通的反复发烧来对待。
出现焦痂、溃疡
除了发热之外,恙虫病发病后还会产生焦痂或溃疡,不过是不痛不痒那种,这也是判定恙虫病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淋巴结肿大、皮疹
与此同时,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还会出现肿大,躯干乃至四肢都会出现皮疹。
严重引起死亡
病情严重时,会有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,甚至会引起死亡。
03
3招学起来
远离恙虫病
虽说恙虫病很凶残,但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。恙虫病可防、可治,而且不会因为接触了恙虫病人而感染恙虫病。
恙虫病在南方的高发期为6-8月,但是由于深圳的恙虫常年处于温暖的环境下,能够战胜寒冷秋冬发作的恙虫病也不在少数,所以大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哦!
① 灭鼠!从源头消灭恙虫病
恙螨寄生在鼠类等动物身上,一旦鼠类带了病原体,恙螨通过叮咬寄生鼠后就很容易再通过叮咬人体,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。
所以,加强灭鼠是的防治恙虫病的最有效办法。
做好个人卫生习惯,尽量避免裸露皮肤与啮齿类动物(如宠物老鼠)接触。
② 长衣长裤“全副武装”
外出时常见的灌木丛边缘、草丛及河岸等,是恙虫喜爱的场所。因此,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。
到野外活动时,要穿长袖衣裤,并扎好袖口、领口和裤脚,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位,少到老鼠集中的地方和草丛中去,要涂擦蚊虫驱避剂。
在“危险区域”活动时,要时不时拍打衣物,可以抖落附着的恙螨。
③ 回家及时洗澡换衣!有不舒服马上看医生
外出回家之后,要及时换衣服、洗澡,特别要注意清洗身体比较隐蔽的部位;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,可立即用针挑去。
外出回家后如果出现发热,以及皮肤皮疹、焦痂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诉医生外出郊游史。